【前情提要】

這次去了東京23天,前八天是自由行,之後的兩個星期則是在東京港野鳥公園工作兼遊玩。前八天要帶老媽、她同學以及她同學的兩個兒子一起去,後半則是跟工作營的夥伴一起行動,後半段的快樂跟前半真的是不成比例... 前半因為當領隊的關係不只是沒有心情玩,連很多之前去京都就注意到的很多基本的事情這次都給遺忘了,得到的教訓就是不要跟貴婦們一起行動,貴婦們不適合自助旅行地,自助旅行就是要走很多路、就是會出包、就是會有可能沒時間吃飯!沒有做好這樣的覺悟的貴婦們或柔弱的孩子真的不適合自助。

之所以去的原因是因為工作營的地緣關係不去東京不行,不然其實東京真的是史跡沙漠啊,更何況我的愛在滋賀縣啊...(遠目)話說其實我在工作營的期間一直處心積慮想要找時間去靜岡,不只是要去看家康的岡崎誠、駿府城,還要把觸手伸到三方ヶ原(屁)當然最後因為沒時間沒錢所以沒有去(這是當然)

這次旅行我原本想給它取名叫家三新婚旅行23日間紀念我買了家康與三成的模型滿一個月之後就帶他們回日本去,不過考慮到這個標題會出現在每篇文章的前頭我就雞皮疙瘩滿地而且大概會被三成斬滅,所以這次東京之旅的題目就取名為:「犯人はィェヤス~家康を追い詰めた23日間-東京‧琦玉‧日光‧鎌倉‧小田原戦国史跡攻略(犯人是家康~追殺家康的23日間-東京‧琦玉‧日光‧鎌倉‧小田原戰國史跡攻略)」好了!(三成:「太長了!=皿=」)

 

【旅遊目的】

本次旅行的主題除了大東京史跡攻略(涵蓋了日光、琦玉、鎌倉、小田原),還有東京都內的二手採買(主要是書籍、戰國週邊、影音)...基本上我不認為我會想要在東京買任何一手的東西,實在太貴了,更何況二手店到處都是,藏量豐富,東西都跟新的一樣!除了史跡與購物之外,還有動漫朝聖...雖然我只去了灌籃高手的鎌倉跟銀魂的歌舞伎町(還去了三次(汗))。至於大家說的什麼東京的必帶如原宿、澀谷、台場,我都只晃一下就回來,例如原宿只看了同潤館,澀谷只去了八公前,台場只去了Aqua City...其實這些地方我原本都沒有想去的,是工作營的時候洋人們真的很想去見識看看大都市所以就跟他們一起去,我自己是對大都市景象沒有很有興趣啦...

 

【文章總覽】

‧景點一覽、總路線規劃、檢討

‧史跡(景點安排、路線規劃、耗時、交通、開放時間)
(1) 戰國史跡
(2) 下町物語
(3) 動漫朝聖

‧購物-二手影音、書籍@池袋、中野、秋葉原、下北澤

‧地區特輯
(1) 下北澤、吉祥寺
(2) 品川
(3) 池袋、新宿、上野
(4) 新大久保、秋葉原、淺草、台場
(5) 都市綠地、公園、寺廟

‧交通特輯
(1) 步行者天國
(2) 腳踏車
(3) 機車
(4) 汽車
(5) JR、地下鐵

‧東京的食、住與預算

‧日本人!?

‧排行榜
(1) 絕景排行榜
(2) 史跡排行榜
(3) 購物排行榜

 

好的,那讓我們緊接著往下看吧!

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曲輪(くるわ)
曲塊、曲畫。包含本丸(含天守閣、櫓等)、二之丸(殿舍(城主的居所)、藩廳、各種役所)、三之丸(含役宅(重臣屋敷)、馬場、馬廄)、西之丸(城主的隱居所,或是世子的居館)、詰之丸(萬一城池陷落的最後據點)等。


虎口(こぐち)
城的出入口,有各種形狀配置可供選擇,當然是以防禦作為考量!


馬出(うまだし)
置於城門前的小曲塊,在守護虎口的同時,方便城兵的出入。依然也有數種配置方法。


横矢(よこや)
在城內會配置一些彎曲的死角,城兵可以躲在裡面射擊入侵的敵軍。


天守(てんしゅ)
監視敵情、指揮作戰之處,講究遼闊的視野,是位於城中心的建造物(位於本丸內),進入江戶時代後(近世)已經沒有機會像以前一樣打仗,所以天守除了軍事用途外,也逐漸變城權威的象徵。天守經常為火燒失,多數不再重建,所以有著現存天守的城並不多,只有十二座城有(例如姬路城),可遇不可求(?)其他多為木造復原天守(以木造忠實復原當出的天守形態)、外觀復原天守(用的是鋼骨結構,只忠實地復原了外觀)、復興天守(在原本可能的位置重新建造的天守,當然也是經過相當地考究,不過最後建出來的可能與史實相差頗大,如大阪城),以及讓人感到最low的模擬天守(與史實關係不大的重建的天守,如伏見城)天守裡頭通常會有博物館可看可玩,去一座城沒有登天守那就太可惜了!


櫓(やぐら)
監視、儲藏武器與食物的建築物。其中一種特別類型是「御三階櫓」,外觀貌似天守,也常被復元拿來作天守的象徵,如忍城。


城門(じょうもん)
鞏固虎口防備而設立之門。


枡形(ますがた)
虎口的防禦措施之一種,有點類似玄關的功用。


御殿(ごてん)
城主的居館。中世雖然很多城主是在住在城外,因為山城基本上作為防禦用,並不能住人,但進入戰國時代以後城外變得越來越危險,所以大名就開始在城內居住了。


蔵(くら)
倉庫。


橋(はし)
連結城內與城外,曲輪與曲輪之間的橋(廢話)。


石垣(いしがき)
石牆。堆砌方法多樣,有野面積、打込ハギ、切込ハギ、矢筈積、布積(如江戶城天守台)、算木積等多種。


土塁(どるい)
土堆。


堀(ほり)
護城河、防禦用的溝渠。不一定要有水,依照內容物來分,有空堀、堀切、竪堀、畝堀、障子堀、水堀等多種;若依照水下地形分,則有箱堀、薬研堀、片薬研堀、毛抜堀等。


塀(へい)
設於土壘之上,作為邊界用。


壁(かべ)
置於石牆之上的白壁,有真壁造、大壁造(將結構藏起、表面平滑)兩種樣式,以及下見板張房只壁土剝落。


狭間(はざま)
設於塀等建築物外牆的各種形狀的小洞,可以躲在後面射箭或發設鐵砲,根據使用武器的不同分為矢狭間、鉄砲狭間、大砲狭間等等。

 

 

 

參考文獻 守山市公文書館発行の「守山城物語」、日本的城池

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297.JPG
大阪‧心齋橋筋商店街,2/11 

日本人冷漠嗎?很難接近嗎?抱著這樣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日本,沒想到卻遇到了一個接一個熱情、可愛、揪甘心的京都人/關西人,受到你們的照顧,真的是謝謝了!

●桃園機場遇到的,奈良導遊大叔

這位大叔,在候機室發現正在看京阪神旅遊書的我,就非常興奮地來攀談並且強力推銷奈良(笑)原來他是奈良的導遊來的,同志社大學畢業,還應是要在旅遊書中指出同志社大學的位置給我看... 他也強迫推銷他現在正在看的司馬遼太郎寫的關於殖民時代台灣歷史的書,那本書都發黃脫頁了可是大叔愛不釋手並且硬是要我翻了好幾頁,說那是他最愛的書,言下之意,大叔也愛台灣囉?

●雨夜遭難,好心的憨厚男借我們手機上網(淚)

從京都站A2坐公車到河原町,已經超過民宿check-in的時間──九點(即使如此,路上行人依然非常多,但商店鐵門確實地拉了下來,這個祕密之後幾天會逐漸了解(笑))。拉著沉重的行李,天空還下著雨,我走到GOOGLE MAP上標示著是「樂座」的景點。接下來發生的事我根本不想去回想.....TωT

我怎麼找也找不到樂座老闆跟我說的那張指示了鑰匙與房間的「paper」藏在哪裡。腳踏車、花盆、垃圾桶都檢查過了,門鈴也按了卻怎麼樣都無法進去。唯一的辦法是重看老闆寄給我的信,但是沒有人的手機可以上網...最後情急之下(時間也晚了)竟攔截了一個日本人,跟他借手機來上網!!!

這個好心的憨厚男聽了我說明原委後(可能也不甚明白,憨厚男英語不通,只能用破日語跟他單字對談),很乾脆地張開了他的手機,不過日本人的手機頁面真是有夠複雜的,鍵盤也呈現假名的狀態我連英數字怎麼輸入都不會,通通只好請他幫我按...溝通了半天,他終於懂得我的意思,最後終於進去學校信箱,重看了女將寄給我的信,信中寫到她會在門口貼上一張紙條指示我們密碼和房間的位置,但我卻依然找不著那張紙...可憐的憨厚男,平白陪愚蠢外國人浪費時間,手機螢幕都被雨淋濕了...!

●雨夜遭難,透明傘男陪我們等到備用民宿阿姨來(再淚)

此時,絕望的我只好死了這條心,拿出備用民宿的地址,認命地往下一個街區前進...雨真的很大,行李真的很重,京都的石子地真得很難拖,拖起來真的很吵,好對不起小巷中的鄰居們orz  然而這時候的我,還不習慣京都巷子的size、還不知道一個防火巷可能就是一條街...所以在後面的街區又找不到民宿。

這時候一個撐著透明傘、下巴留著小鬍子、反戴鴨舌帽(張震嶽?)的型男出現了。他用極度標準的英文問我們是不是需要幫助!我們整個受寵若驚到全體炸開馬上拿出備用民宿的地址給他看,於是型男就拿出手機幫我們打電話給民宿TωT(雖然這時候我沒告訴他,這間備用民宿的老闆是台灣人啦XDDD)

但透明傘男真的很感人啊!他說如果民宿不願意收留我們的話,也可以到他打工的旅館去住,不過「我想民宿阿姨會來接你們,所以我就在這裡陪你們等到民宿阿姨來就好了...」 天啊震嶽你真是史上大好人...!!!!1199544104.gif  完全沒有要行銷他旅館的意思啊!!!!!震嶽我愛你(?)!!!還是我們跟他問了民宿的名字他才寫給我們!!!!而且還沒有寫電話!!!最蠢的是當時情況太緊急也忘記要跟他合照,多虧有貴人相助啊!!!

震嶽的字跡
震嶽的字跡

後來到了備用民宿之後,大居終於忍不住吐露他對透明傘男的愛意,才發現剛才那位型男完全命中大居的菜,大居對他整個念念不忘一直嚷著要去他的旅館找他呀!!!(結果根本沒去找他,後來上網查才知道那間旅館就在清水坂那裡orz 去清水寺的時候應該可以順路去的orz)

●祇園おかる豬排咖哩烏冬隔壁桌的客人,從頭「おいしい~」、「うまい!」到尾的媽媽桑大姐跟她的弟弟w

誰說日本人不會跟陌生人搭訕的呢!誰說京都人就會比大阪人冷漠呢!這裡就是京都人耍笨役+吐槽役完美結合的典範啊!!!

事情是這樣的。換下一身凍死人的和服換回最自在的宅裝、加了一百件衣服跟極厚外套頓時覺得人生真幸福的我們三個人,餓得已經不成人形的我們,帶了地圖往下午怎麼樣都找不到、問路也問不到的超隱密美味小店‧祇園おかる。

我們是店裡的第二桌客人,這間店以做外賣居多,客人多是藝妓以及相撲,所以店內有很多相撲手印簽名板。祇園おかる的極致美味在這裡我先不多說,重點是那進來的第三桌客人:穿著和服,身材高挑,徐娘雖老、猶尚多情的一位看來頗經世故的大嬸,以及她弟弟,一個身材比較嬌小、笑容可掬的老頑童XD 也許是日本人的習慣吧,從吃第一口開始每一口都要「おいしい~~~~」、「うまい!!」的叫不停(不對我們來之前那桌年輕人也不會這樣呼天搶地的啊!!),大叔更是誇張,叫得好像這是他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一樣(我相信他不可能是第一次來吃...)大叔似乎偷聽到我們講中文,還問我們是哪裡來的,而且大叔一直興高采烈地問我們「好不好吃啊?~~~」「真的很好吃對不對~~~」,我們只好一直附和他,大嬸則一直斥責大叔(笑)並且不斷向我們「道歉」:「真是對不起讓你們見笑了,請不要理這個人」一搭一唱真的好可愛w

 

這些人,人生中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第二次呢。所謂一期一會,就是要珍惜像這樣的相遇吧!

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城是什麼?】
簡單來說,「城」是為了抵禦敵人攻擊、保衛領土與領土上的百姓而建造的設施。



【建城四步驟】 

建城四步驟.jpg    
小田原城銅門土塀模型。




【城的類型】

山城與平山城.jpg
這張圖從石垣山一夜城(梯郭式山城)拍攝,往下可將小田原城(輪郭式平山城)一覽無遺。 

 

城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據年代、地域、地形、現存遺構有無等等來分類。若從地形來看分類,日本的城可分為:築於地勢險峻之處,能將軍事要塞一覽無遺的「山城」、築於丘陵之上的「丘城」、築於小山丘陵和平原之間折衷式的「平山城」、築於平地只以水堀(護城河)或石垣稍做防禦的「平城」、利用海做為防御手段而建設的「海城」,以及利用湖、沼來防禦的「水城」。

 

在戰國時代,只要觀察大名建造什麼樣的城,就可以了解他的野心到達什麼樣的地步。通常若有雄踞一方或稱霸天下之野望,一般來說會築山城或平山城,例如政宗在跟家康結盟後,仍然以平山城的形式建立仙台城,表示他其實到老也沒有放棄統一天下的一絲希望(笑)

小田原城配置圖.jpg  
小田原城登城路線。 

 

如果從城的縄張り(格局配置、結構規劃)上來看分類,則有以下幾種:


輪郭式(りんかくしき)
多見於平城。以同心圓配置本丸、二之丸與三之丸。
大阪城、山形城以及家康的駿府城便屬此類。


連郭式(れんかくしき)
多見於山城,將曲輪設計於本丸的前後一直線。
如日本三大水攻聞名的忍城,以及仙台城、彥根城等。


梯郭式(ていかくしき)
多見於平山城,在本丸的虎口(出口、防禦的關口)配置二之丸,二之丸的虎口又配置三之丸,由於並不是整個本丸都受到二之丸圍繞,並不是同心圓的排列喔!
如小田原城、熊本城、会津若松城等。


並郭式(へいかくしき)
將本丸與二之丸並排,再於其週邊配置三之丸。


螺旋式(らせんしき)
以本丸為中心,以螺旋形的曲輪將之包圍。
如江戶城、姬路城等。


稜堡式(りょうほしき)
城郭外型呈星形。


併用式(へいようしき)
自由組合上述各種式樣來配置曲輪。如大垣城。

 

江戶城配置圖.jpg
江戶城是螺旋式(一說輪郭式)平山城。 



參考文獻 守山市公文書館発行の「守山城物語」、日本的城池

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3